访问量:发布时间:2025-07-31
问题四十四
质量丨某高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楼盖采用叠合楼板。整体计算时框架梁的刚度是否可以考虑楼板翼缘作用予以增大?
答:叠合楼板设计满足规范要求时,框架梁刚度可以考虑楼板翼缘作用予以增大。
钢筋混凝土装配式项目,楼、屋盖一般都采用叠合楼板。按《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8-2021第4.4.4条第5款规定:预制钢筋混凝土实心叠合楼板的预制底板及后浇混凝土厚度均不应小于50mm。叠合楼板可以有效形成装配整体式楼盖,保证楼盖的整体受力性能。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5.2.2条规定: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中,现浇楼盖和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梁的刚度可考虑翼缘的作用予以增大。近似考虑时,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取1.3~2.0。对于无现浇面层的装配式楼盖,不宜考虑楼面梁刚度的增大。
叠合楼板作为楼层梁的有效翼缘形成T形截面,提高了楼面梁的刚度,结构计算时可以考虑其刚度增大作用。
(由北京建院京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张永刚提供)
问题四十五
质量丨北京地区某科学实验室建筑,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特殊设防类(甲类),其地震作用计算如何取值?
答:地震作用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
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2-2021第2.3.2条,特殊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T 50011-2010(2024年版)第5.5.2条,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4)甲类建筑和9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综上,甲类建筑设计时,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承载力、变形、构件截面验算及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位移角验算时,均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由中京同合国际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陈素云、杨晓艳提供)
问题四十六
质量丨北京市区某既有办公楼,地下2层,地上3层,结构高度12.5m,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建筑2018年设计2020年竣工,未投入使用,因市场原因,现改变使用性质,拟采用消能减震技术进行抗震加固,不延长后续工作年限。在X、Y两个主轴方向合理的布置消能减震装置后,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为1/130。问:该建筑加固设计时,其抗震构造措施可否按抗震等级降低一级考虑?
答:可以。
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第1.0.5条第3款的规定,该建筑属于C类建筑;依据《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T 50011-2010(2024年版)第5.5.5条表5.5.5的规定,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50;依据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DB11/ 689-2016第12.3.5条的规定:“B类和C类既有建筑采用消能减震技术进行加固,消能减震结构罕遇地震下层间位移角小于国家现行标准限值的1/2时,既有建筑抗震构造措施可按抗震等级降低一级考虑”。
(由北京住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陈美方提供)
文章来源: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