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发布时间:2025-08-01
政研观察 | 树立正确政绩观
构建科学城市发展评价体系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检验执政理念和治理能力的关键领域。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新阶段。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构建科学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建立健全科学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这一要求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探索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指明了方向。
价值维度,校正发展“指挥棒”。政绩观是城市发展的价值引领,是衡量工作成效的关键标尺。在考核指标方面,要重视“显绩”与“潜绩”的平衡,优化调整评价体系,增加公共服务满意度、适老化改造覆盖率等民生指标,重点考核“一老一小”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供给等群众关切事项。在决策导向方面,要坚持问需于民,将群众需求作为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建立“民生实事由群众点单”机制,杜绝形象工程。在文化传承方面,要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评价标准,将历史建筑保护、文化空间活化利用等纳入考核,避免大拆大建。比如,北京在旧城改造中实行“申请式退租”,由居民自主决定去留,既保护了胡同肌理,又改善了居住条件,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时间维度,建立长效“度量衡”。城市发展具有显著的行政周期特征,必须突破任期局限,建立跨周期评价机制,避免出现“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要实施终身负责制,建立项目效益追溯评价机制,定期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复核,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下一阶段建设重点,并对防洪排涝、地下管廊等长期工程开展后评估。对民生改善项目,要设置时间跨度合理的跟踪评价期,通过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和设施使用率大数据分析,重点考核持续运营效果,避免出现建而不用、闲置浪费等现象。对生态修复工程,要建立长时间序列的监测评估体系,科学评判环境效益。比如,浙江在“千万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建立持续二十余年的投入机制,通过定期复核确保建设成效,绘就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美丽图景。
主体维度,织就多元“评价网”。科学的评价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要建立跨部门联席评审制度,统筹发改、财政、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专业意见;要引入专业评估机构,对工程质量、投资效益、社会效益等开展独立评估;要完善公众评价机制,通过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网络评议等方式扩大群众话语权。比如,南京石榴新村在推进自主更新的过程中,由机关干部、街道办、承建企业等工作人员成立8个居民工作组,并吸纳更新对象中的党员、积极分子、热心群众与现场工作小组、律师团队成立消险改造委员会,实现共商共建,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平衡。
技术维度,打造智慧“监测仪”。现代信息技术为科学评价提供了新手段。要建设城市发展大数据平台,整合人口、产业、交通等多元数据,实现发展成效可视化监测;要推广应用人工智能评价模型,对城市运行状况进行智能诊断预警;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优化指标体系。比如,杭州在探索“人工智能+红绿灯”场景建设及应用过程中,通过数据赋能,建设使用城市大脑、道路速度管控系统、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系统,实时检测城市交通运行情况、发现拥堵点段,辅助发现问题部位和靶向调优,推进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效能提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通过价值维度正本清源、时间维度突破局限、主体维度扩大参与、技术维度创新手段,构建起科学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让其真正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指南针”,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践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奋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文章来源:中国建设报
Copyright ©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二条2号院2号楼102室
网址:http://bp.bjkcsj.com 京ICP备14017916号
QQ:2111288477 电子邮箱:peixun_office@163.com
咨询电话:010-68018407 010-68051458 010-68016694
技术支持:北京理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010-68002688-869